发布时间:2022-12-04
国际关系学院
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第一部分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关系学院作为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多学科大学,也是没有实行大规模扩招的极少数全国重点高校之一。70多年来,国关不断深化“要求高、专而精”的办学理念,在更高的起点上突出政治建校传统,秉承“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创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的涉外工作和管理人才。
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卓越人才。其中,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过硬,熟知对象国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概况,掌握扎实的外语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灵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思辨创新的能力,能够胜任政法系统、涉外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机构等各种业务管理和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社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道德修养,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专业理论与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能够胜任政法系统、涉外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机构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理工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较宽学科专业知识面,了解国际、国内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成果,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技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或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021-2022学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国际关系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紧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部服务”的职能定位,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本科教学在学校的基础地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突出国家安全学科的发展特色,重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以德为先、育人为本,构建完善“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彰显“政治强、外语好、专业精”的人才培养特色,加快国家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校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021-2022学年我校本科教育设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法语、传播学、法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行政管理10个专业。截至2022年6月,我校现有的10个本科招生专业已全部获批“双万计划”。公共管理系申报2023年新增“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专业。
学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夯实学科专业基础,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在学科专业布局、专业革新、课程设置等方面,积极探索推进新文科、新工科专业建设。在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下,2021年起新设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知识传授上兼顾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科学;在专业课程上除英日法语及国际关系等文科课程外,同时开设与国际政治、传播学、行政管理等专业知识交叉的实践类课程,以及阿拉伯语、法语、韩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外语类课程,积极探索“工+文”“专业+外语”文理学科交叉的特色建设路径。以“双万计划”申报与建设为基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专业+外语”“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又具备卓越外语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我校本科教学长期坚持小班教学和精细化培养,尤其注重外语基础、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宽口径、厚基础、新视野、强素质的教学传统,努力造就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社会竞争能力的新型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材。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数2500人,其中本科生人数1831人,占比73.24%。学校对优质生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总体生源质量保持优良,生源结构趋于平衡。
2022年,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我校结合各省市改革,充分考量各省市生源情况,人才需求,学生发展情况等,科学制定招生计划。改革宣传模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以招办直播直接面对考生和家长的点对点对话宣传模式。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紧密协作下,招生办公室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招生制度,细心研究,精心布置,来自21个部门96名教职员工本着“全校一盘棋”的指导思想,牺牲假期、加班加点,确保了疫情背景下的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继续在11个省开展网上面试,通过面试录取学生242人,占录取总数的55%。在录取过程中,学校增加团员身份和不服从调剂学生信息复核两项举措,将高考报名后入团的学生、自愿将不服从调剂修改为服从调剂的高分考生予以录取,有效促进了新生招录平均分的稳中有升。
今年我校招生计划440人,实际录取440人,实际报到438人。按照2022年改革后的统计方式,目前我校普通类共分为37个统计单位(5个综合改革省市,16个省市区分了文史/历史类或理工/物理类),与2021年对比,平均排位上涨的有18个,下跌的有17个,整体涨值高于降值17.14%,相当于37个录取单位平均排位均上涨0.46%。总体上看,文史类生源质量稳定,理工类及综合改革类生源质量有所上涨。
第二部分 师资及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招生规模、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等要求,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团队建设,注重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截至2022年8月31日,我校授课教师中专任教师17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人数1831人,全校生师比为13.5:1。在职称结构方面,拥有高级职称1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09%;在年龄结构方面,45岁以下(含)中青年教师8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 %(其中,36至45岁年龄段教师人数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8.41%);在学历结构方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3人,占比64.20%;在学缘结构方面,最后学历为本校毕业的教师20人,占比11.36%,外校毕业教师145人,占比82.39%,其中境外高校毕业教师11人,占比6.25%。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结构情况良好,能够支撑高水平教学需要。
我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导向,根据发展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充分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和发展潜能,稳步快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为本科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持。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截至目前,我校共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级教学名师12名,校级教学名师及青年教学名师20名。2021-2022学年获省部级教学类评比奖项教学团队4个,省部级教学类评比奖项的教师27人。
(一)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2021-2022学年全校本科课程总门次数602门,其中选修课程340门,占课程总数56.48%,双语课程20门,占课程总数3.32%。全校具有教授职称的在职教师一共31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80人,100%全部承担本科教学。全校教授授课门次数94门,占学年总计开课数的10.16%。
(二)教师发展与服务
学校高度重视提升教师队伍师德与业务素质,推进落实“立德树人”能力建设。
1、坚持师德第一标准,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我校对师德教育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工作体制机制,印发《国际关系学院师德专题教育工作方案》,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教师工作格局。各教学单位承担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成员部门密切配合,做好设计组织、激励评价、培训培养、宣传推广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学校严格执行师德管理制度,根据《国际关系学院师德行为规范》《国际关系学院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细则》《国际关系学院师德考核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师德要求,建立师德定期排查机制和群众监督机制,采取个人自评、同事互评、学生参评、部门考评、学校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师德评选和考核工作,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首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用、职称评定、干部选任、科研项目和评奖评优等的重要依据。
学校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师德师风宣传教育。组织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在校园网开设师德师风专题专栏,开展树典型推先进活动,选树师德先锋和育人楷模,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两位教师在北京市讲述我的育人故事评选活动中获一、二等奖。
2、提升教师队伍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每位教师、每门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发挥好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邀请校内外专家名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观摩培训讲座,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和能力。立足学校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将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打造坚定“四个自信”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两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团队,进一步推广课程思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引领带动全体教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3、推进教师理论学习,完善教师教学培训体系
学校制定《国际关系学院2022年教师理论学习指引》,发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师德师风、课程思政、新文科建设、北京高等教育政策、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虚拟教研室和教材建设等文字和视频学习资料,进一步推进教师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采用线上线下各种培训方式灵活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培训的覆盖面和灵活性。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制定《2022年新入职专任教师培养工作方案》。除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参赛教师赛前辅导等专项培训外,2021-2022学年组织全校教师参加思想政治和各项业务能力培训,内容涉及新文科建设、审核评估方案、虚拟教研室建设、本科专业建设、思政课教改与创新、《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体美劳育建设等等,培训涉及专业教师及各级教学管理人员480余人次,培训经费近9万元。
4、组织教学优秀评选,加强教学成果评估
为进一步夯实教育教学中心地位,调动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与改革创新的积极性,2021-2022学年我校组织校内教师开展了各类教学比赛和评选,包括优秀教育教学成果、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名师及青年教学名师评选、优秀教学团队及教管人员评比、最受本科生欢迎教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质本科课程及教材课件等评选活动等。经过校级评选推荐参加市级评选,2022年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北京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及优秀奖各1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5门、“优质本科教材课件”4项、第十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1人、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4人。另外,2022年我校10门课程首批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综合英语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名单。
根据《国际关系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施办法》规定,2022年我校继续组织对申报人教学成果的评估工作。包括教改项目完成情况、教学成果获奖情况以及近3年来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估成绩三项,审核结果由教师签字确认后在一定范围内予以了公示,为职称评审委员会提供了重要参考,达到了逐步完善职称评价体系的良好效果。
二、教学条件
近年来,学校对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将经费重点向教学一线倾斜,持续改善教学条件。2021年,我校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606.50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支出535万元,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支出15.11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985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2.73万元。
我校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为42095.57平方米,其中包括具有智能分析、交互联动功能的智慧教室2间以及VR虚拟仿真实验室1间共计683.26平方米,已投入多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另外,我校所有教室都安装了雨课堂插件,实现了师生的互动交流,构建了线上线下打通、课内课外一体的智能型教学新环境。
我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925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740个,馆藏出版物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光盘、网络数据库、电子图书等。在资源建设方面,截止2022年8月,我馆藏书总量达到54万册,当年订阅纸质期刊428种461份;保有电子图书1867858种、电子期刊158639种;数据库68个,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人大复印资料报刊全文数据库、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各国国家安全相关电子期刊库、宝船外国国家安全数字图书馆、Westlaw、Lexis Advance、Taylor & Francis 期刊数据库、EBSCO平台、DG(德古意特)电子图书、Cairn法语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Airitilibrary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等。总经费834万元 (电子资源633万元,纸质201万元),生均纸质图书189册。
我校图书馆2021-2022学年受理到馆咨询600余人次、电话咨询1500余人次,积极为本校师生查询、传递文献资料,共整理传递文献2万余篇,学科文献服务群入群读者达849人。图书馆通过“国关书苑”公众号不间断推送各种通知、活动、新闻、影讯、电子资源推介培训等消息211篇,与读者保持密切联系,公众号关注人数持续增加,迄今关注人数为4688人;由图书馆牵头并主办的《国关资讯》刊物,及时为社会提供经过筛选、汇编、点评的资讯信息,有效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本学年共刊出《国关资讯》20期;图书馆以“藻园读书会”阅读交流平台为抓手,将阅读推广作为2022年度重点工作之一,积极推动学生形成爱读书、勤读书、善读书的良好校园风。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一)专业建设
截至2022年6月,我校现有的10个本科招生专业已全部获批“双万计划”,其中,国际政治、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法语和日语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空间安全、传播学、行政管理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个专业入选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获批,标志着我校本科专业建设力量迈上新的台阶,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办学声誉、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招生就业、凝聚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助推“双一流”建设将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学校组织各专业对标一流本科专业标准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要求,系统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按照建设在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研究领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成果显著、质量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新目标要求,学校启动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瞄准新文科、新工科建设目标,扎实推进“三全育人”,深化“五育并举”,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完善通识课程及实践育人环节,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校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实践学分及选修课学分统计表
专业名称 |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英语专业 | 21.95% | 45.12% |
日语专业 | 28.89% | 35.56% |
法语专业 | 18.61% | 10.47%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 30.77% | 17.16% |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 29.70% | 17.58% |
国际政治专业 | 24.36% | 32.05%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21.77% | 24.12% |
传播学专业 | 20.25% | 23.31% |
法学专业 | 25.77% | 23.93% |
行政管理专业 | 22.22% | 30.07% |
(二)课程建设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 2021-2022学年,我校开设课程总门数为602门,其中选修课程340门,占课程总数的58.60%;开设双语课程20门,占课程总数的3.32%。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我校2021-2022学年夏季学期邀请13位外教开设了15门线上直播全外语课程,总选课562人次(其中本科生选课547人次、研究生选课15人次),总课时432个。校内负责教师和学生助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学生线上学习积极主动,教学运行秩序及教学效果良好。
我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立起课程建设新标杆,注意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加强教材审查和选用工作,持续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选用工作,所有具有“马工程”教材的课程均已选用指定教材。经过多年发展,我校课程建设呈现良好态势,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12门等等。
2022年3月28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我校《解码国家安全》等10门课程入选平台首批上线课程,涵盖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既有《解码国家安全》、《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等突出我校学科优势课程,又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等彰显专业理论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度融通特色课程;既有《英语美文悦读—人文篇》、《解码国家安全》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也有《西方文明史》等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还有《西方文明进程——文明与文物》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二、教学改革
2021-2022学年,我校依托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经费支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组织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17项,支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协同育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执行总经费182万元。获批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4项。
(一)紧抓课程思政生命线,扩大思政教育覆盖面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校始终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同向同行,积极探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我校于2022年1月组织开展本科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全面发掘梳理各类课程和教学环节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将“三进”纳入教师教学理念与实践,让学生通过学习,懂规律、明道理、增学识、长见识、塑品格,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课程思政课题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推广;发布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案例微课、说课视频,加强示范引领,促进育人能力提升;制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单位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组织教师、教研室、院系对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筑牢课程育人基础。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决定“三全育人”成效的关键因素。学校全面推进落实学生评价改革,完善德育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订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将相关课程修读要求正式写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创新过程性评价办法,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和北京冬奥两门“大思政”课的育人作用,将伟大的抗疫精神和“冬奥”精神转化为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聚焦“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要求,逐步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二)深化协同育人,促进多样化培养
协同育人机制能够促进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提升,是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社会向高校反馈的双向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途径。我校不断探索丰富“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由学校、科研院所、政府和行业企业组成的“产教命运共同体”,将各方资源要素紧密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如行业共商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基地、联办学科竞赛、联合授课等。组织开展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项目、外研社“阿语韩语第三外语”项目、塞万提斯学院“西班牙语”辅修项目、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辅修项目、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夏季学期课程学习项目等,促进学校协同育人工作高质稳步建设和发展。2022年度第四轮次开设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项目,第二轮次开设CFA辅修专业项目,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项目共招生39人,CFA辅修专业项目招生17人。
(三)依托信息技术,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改革
我校始终秉承“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的新理念,坚持完善课堂体系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速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服务的深度融合,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搭建数字场景,为教学管理现代化提供数字工具,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提质。
2021-2022学年,学校持续做好秋春夏三个学期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继续启用“雨课堂”专业版智慧教学平台,根据疫情变化形势和学校要求,在全校师生积极配合下,切实保证教学、考试、论文答辩等工作线上线下即时切换、无缝衔接,保障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学校本科教学共通过雨课堂开启教学活动8746次,其中课堂教学4620 个,覆盖教学班 396 个(占教学班总数90%),覆盖教师 198 人(占教师总数的96%),覆盖学生1638 人(占本科生总数的100%),学生互动总数 102295次,习题互动68942次。春季学期完成校内在线考试248门次,涉及学生9330人次,任课教师233人次,483名本科生顺利毕业。
我校以10门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为契机,引导教师、学生充分利用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进一步推行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等“互联网+”新生态,推进数字课程资源建设,拓展课程类别,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授课模式,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通过不断筛选、整合线上课程平台,目前我校已基本形成通识类课程、外语类课程两大线上课程平台,每学年承担着我校30门次左右,近6000人次的思政课、公共外语必修课、通识选修课的学生培养任务。从课程选择、数据植入、校内负责教师培训以及后续见面课安排等工作,配合完成混合式课程查课工作。 在外语类课程的整合过程中,将综合英语1-4系列课程,分两期迁移至外研在线平台。目前已成功完成一期迁移后线上教学运行,并根据运行效果对第二期数据迁移进行流程调整和优化。
学校将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引入更多信息化教学手段,出台系列引导和激励政策,完善智慧教学生态,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使用智慧教学工具、慕课、虚拟仿真技术等开展智慧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一流本科教学。
第四部分 大力发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推动实践教学的切实开展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引入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双创课程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本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共立项68项,同比增长2.9倍,首次将《创践——大学创新创业实务》课程纳入大创项目学生的必修学分,搭建“课程、实践、竞赛、活动”一体化双创教育平台。
为了更好地调动大学生科研积极性,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学校于2021-2022学年继续支持“国际关系学院大学生学术支持计划”项目,其中,本科生立项89项,立项经费为24.24万;研究生立项41项,立项经费为15.85万。“国际关系学院大学生学术支持计划”项目是适应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制定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学术支持计划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项目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科研团队的密切合作,开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学校科研为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服务的有力举措。
2021-2022学年,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营销业经营模拟竞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流通业经营模拟竞赛、语文报杯全国作文比赛等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大赛、“人民中国杯”日语过级翻译大赛、全国高校法语电影配音大赛等比赛中获全国二等奖;在“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中华全国日语演讲大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等比赛中获省部级一等奖;另外,学校高度重视体育美育工作,我校相关代表队在首都高校体育舞蹈比赛、首都高校击剑锦标赛、首都高校大学生网球联赛、首都高校武术比赛等比赛中获全国或省部级一等奖等。
二、推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方面,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财政专项中,2021-2022学年用于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经费约22.2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学生实践课程以及课程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获取或巩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运用观察和实践的手段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学校积极开拓社会资源,广泛联系国家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同探索合作育人的方法渠道,推动实践教学改革,逐步解决了学生校外社会实践零散化和碎片化的问题,成效明显。
我校目前共有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23个,包括国家安全学院文化与传播系4个、网络空间安全学院3个、经济金融学院3个、法学院10个、外语学院3个。校外合作单位包括新华社广告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中国招标采购研究所、海淀区法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这些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以来,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地采用模块化实习、临时性实习等不同深度层次的实习模式,以及由合作方直接承担实践性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等形式,为我校的特色专业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23个校外实习基地本年度共接收我校2203人次的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既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的价值观。
第五部分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强化质量管理,着力完善教学评价保障体系
依托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质量监控,督促各教学单位切实担负起课堂管理的主体责任,督促教师认真履行课堂管理职责,建立并完善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落实各方责任,完善全方位听课制度。学校领导率先深入教学一线进行听课,全校开启同行互听互评,形成人人参与建设,共同重视本科教学质量的校园质量文化氛围。
发挥教学督导作用,对本科教学与管理全过程进行检查、评价。包括听课、期末试卷督查、教改项目及教学比赛评审、新开课评审、期末考试巡考、毕业论文督查等等。采取教学巡视与专项检查相结合、随机听课与专项听课相结合等工作模式。督导结果及时反馈院系及教师本人,辅助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为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2021-2022学年学校发布督导课程分类问卷,包括新生听课督导问卷、学期听课督导问卷、慕课课程督导问卷、思政课程督导问卷等,督导听课110余门次,220余节次。
鼓励全体师生参与,保证学生评教落地有声。教师通过评教系统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需求,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反思和改进教学提供重要参考。2021-2022学年,学校发布学生问卷包括期中评教、期末评教、夏季学期评教、毕业生评教等,本科生参评人数占比88.87%,网上收集建议数千条。
二、推动教学制度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夯实本科教学基础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做好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工作,梳理修订不符合现有教学建设方向的规章制度,督促落实不到位的制度严格有效执行。
修订《国际关系学院推免免试硕士研究生规定》、《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辅修专业学习及辅修学士学位授予管理办法》,完成2022版学生手册的汇编印发工作。拟定《国际关系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管理办法》《国际关系学院教材管理办法》《国际关系学院课堂教学指导规范》《国际关系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国际关系学院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国际关系学院教师理论学习制度》,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三、组织审核评估专题培训学习
学校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专题学习系列培训,重点研读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实施方式、评估指标等内容,学习试点院校审核评估工作开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刻领会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内涵和功能。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强化引导,找问题找差距,努力构建本科教育高质量保障体系,着手开展2024年迎评准备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实现本科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奠定组织和思想基础。
第六部分 学生学习效果
一、依托学科竞赛,加强学风建设
我校鼓励职能部门及各院系主办、承办或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参赛面广、影响力大的高水平学科竞赛,给予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依托学科竞赛,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2021-2022学年,我校本科生学科竞赛获奖196项,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奖项73项,省部级奖项122项;文艺、体育竞赛获奖99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部级83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68篇;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为100%,英语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为92.3%;参加国际会议10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8人;到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人数8人。
二、创新教育模式,丰富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2022年,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教育,在继承和巩固原有特色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为统领,继续引入推广职业生涯规划类慕课,分年级开展职业引导和求职辅导,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丰富就业教育内涵、形式和内容,组织第一届职业发展力比赛,营造良好的就业求职校园氛围;组织开展第二、三期本科生职业能力素养提升计划,对报名提升计划的同学进行一对一全方位辅导、谈话和就业指导,累计为600余人开展一对一咨询或指导,为超过90%毕业生提供政策答疑。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在品牌发展、辅导体系、实习实践、队伍建设、校企互动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推动和提升。
三、搭建平台,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2022年,就业指导中心继续推动创新创业工作,通过举办第六届创业比赛成功选拔出20支优秀团队,并推荐参加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中一支团队荣获乡村振兴赛道“百强创业团队”荣誉称号。通过组织举办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营造出更加积极向上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成效更加凸显。
四、用人单位满意度
2022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480人,学位授予数478人,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为98.35%。截止2022年8月31日,373人确定了毕业去向,初次去向落实比例为77.71%。其中,各种形式就业158人,占比32.9%,国内读研人数165人,占比34.38%;留学50人,占比10.42%。
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情况统计 | ||||||||||
单位 | 毕业生人数 | 签就业协议 | 签劳动合同 | 其他形式就业 | 自主创业 | 国内读研 | 出国(出境)留学 | 求职中 | 落实率 | 签约率 |
国际政治系 | 63 | 14 | 1 | 0 | 0 | 27 | 2 | 19 | 69.84% | 69.84% |
文化与传播系 | 59 | 14 | 4 | 5 | 0 | 17 | 9 | 10 | 83.05% | 74.58% |
公共管理系 | 56 | 20 | 3 | 0 | 0 | 20 | 3 | 10 | 82.14% | 82.14%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63 | 15 | 2 | 3 | 0 | 24 | 4 | 15 | 76.19% | 71.43% |
经济金融学院 | 63 | 15 | 1 | 9 | 0 | 18 | 14 | 6 | 90.48% | 76.19% |
法学院 | 63 | 11 | 3 | 2 | 0 | 22 | 7 | 18 | 71.43% | 68.25% |
英语系 | 60 | 8 | 5 | 2 | 1 | 21 | 7 | 16 | 73.33% | 68.33% |
日语系 | 36 | 13 | 3 | 1 | 0 | 8 | 3 | 8 | 77.78% | 75.00% |
法语系 | 17 | 2 | 1 | 0 | 0 | 8 | 1 | 5 | 70.59% | 70.59% |
本科生总计 | 480 | 112 | 23 | 22 | 1 | 165 | 50 | 107 | 77.71% | 72.92% |
用人单位认可度是衡量办学质量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就业指导中心工作改进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我校对部分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等50余家用人单位的电话及网络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指导中心服务和保障工作表示满意。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认可度高,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国际视野开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整体就业竞争力强;认为我校的专业教学、外语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契合度较高,我校人才培养整体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较高。
根据对2022届毕业生开展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7%的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满意,其中92%的毕业生对自身的就业状况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5%的毕业生基本满意,3%的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感到不满意;超过95%的2022届毕业生对学校整体教学和管理工作及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工作感到满意。
第七部分 特色发展
一、促进专业优化,推动专业融合建设
近年来,学校紧跟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为指引,不断整合资源,倡导专业建设的交叉与融合,开展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新实践。传统专业构建“专业+外语”“外语+专业”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既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又具备卓越外语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面向全体同学开设阿拉伯语、法语、韩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课程,为不同专业起点的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在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下,新设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知识传授上兼顾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科学,在专业课程上除外语、国际关系等文科课程外,同时开设与国际政治、传播学、行政管理等专业知识交叉的实践类课程,探索“工+文”“专业+外语”文理学科交叉的特色建设路径。
二、服务国家战略,构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
国关以培养突出政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经过20 余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国家安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构建形成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学实践的国关模式,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创建了由通识课与专业课融合的课程建设体系、本科生与研究生融合的本硕国家安全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家安全通识和专业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体系以及校际协同、校企合作、走进社区、面向社会的融合体系。正是由于教研团队的勤耕不辍、精业笃行,此项成果获得了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我校面向全国高校开设慕课“解码国家安全”(2017 年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安全教育”(2020 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截至 2022 年7 月,《解码国家安全》课程在慕课平台选课学校672所,累计选课44.92万人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在学堂在线平台累计选课人数 124680人;在超星平台累计选课人数 1033203 人,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三、找准科研集中发力目标方向,以科研促教学迈上新台阶
高水平科研是高水平教学的基础。我校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和科研特色培育项目的建设,使得科研资源整合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跨学科及跨领域研究得到了有效推动,初步形成了以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为重点的多学科协同创新体系。
2021-2022学年,科研管理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校党委以及主管校领导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党建和业务工作中努力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为部服务和为师生服务的工作方针,在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努力实现学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化及规范化管理,着力提高学校科研水平而努力。
这一学年,学校获得“前沿科技专项”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国家级课题1项,主管部课题5项,省部级项目1项,获得经费共705万;签订横向项目合同8项,获得经费99万。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方面,学校在2021-2022学年批准教师立项共34项,批准经费为123.13万(其中课题研究项目22项,立项经费61.5万;出版资助项目12项,立项经费61.63万)。同样在这一学年,学校“国家安全高精尖学科建设科研专项”立项共9个,立项经费共90万,由国际关系学院高精尖学科建设科研专项资助。在科研成果方面,2021-2022学年我校教师出版学术专著8部,学术编著3部,学术译著2部,教材1部,发表各类文章共95篇。这些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对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学年,《国际安全研究》中文刊坚持聚焦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学术期刊定位,坚持“立足本土,放眼环球;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立足顶层,关注细节;立足理论,关注政策”的办刊原则,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务实,努力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使《国际安全研究》在进入三大核心期刊目录之后仍能够保持既有势头,继续沿着“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国际安全研究》英文刊同样持续加强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努力成为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对外传播渠道。另外,《国际关系学院研究报告》继续在特定领域开展前瞻性、针对性政策研究,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优势,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为重点,提升咨政建言、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能力。
这一学年,学校组织召开了国际安全高端论坛暨“大国战略竞争与地区安全”学术研讨会、第九届国际安全研究论坛暨“动荡变革期国际安全与世界政治秩序构建”学术研讨会、“国际安全视角下的地球安全”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给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学校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建设。
第八部分 问题与对策
2021-2022学年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一流大学相比,对照高水平大学和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仍需进一步努力。
(一)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专业交叉融合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二)以“双万建设”一流本科建设点评估为重点,全面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三)以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对标审核评估要点,以评促建,夯实基础,特色发展。
(四)立足于学校学科优势,增强对教师的系统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打造适应新时代新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